行政执法信息平台是以综合执法全过程记录为理念,以现行法律法规和法定程序为准则,以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为原则,基于“互联网+”架构搭建的综合执法数字化应用软件。以适用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的新需要,规范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执法的效能,进一步降低执法的行政成本,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再上新水平。
行政执法信息平台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方式,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记录手段多样化:配备执法工作站、蓝牙打印机、便携式一体化执法终端实现全程记录音视频、GIS等相关信息;
执法文书电子化:一方面确保了执法文书和案卷完整准确,便于监督管理;另一方面,适用于移动端和桌面端执法文书确保每一个数据都能准确统计。
执法流程全监管:从立案、调查、告知、审批到结案实现全过程闭环化流转,严格执行“定、审、批”三个步骤,结合电子签章实现全面留痕处理。
“双随机”执法检查: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对于增强企业守法自觉性、加强执法人员阳光执法有着重要意义。
探索“两法衔接”:通过信息及时共享、建立司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方式,做好“两法衔接”,为城管执法工作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网格化”管理作为当前管理及社会治理的主要抓手、正是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的集中体现。基于执法队伍“网格化”管理也是符合当前城市治理的现实需要。 网格化管理同时与勤务机制创新结合,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调动执法队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工作效能,有着重要意义。
网格化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队内部管理和监督激励机制,增强综合执法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有着重要意义。平台考核评价以法制考核为主,通过执法检查、执法办案进行具体考核,利用执法评价等级体系,实现对执法人员、主体的执法工作精细化管理。
执法人员培训 :法律素质是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通过考试考核、法律法规培训等手段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行政执法要从未端处罚走向源头治理,大数据首当其冲。平台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结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收集、保存、管理、使用等工作制度,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充分发挥全过程记录信息在案卷评查、执法监督、评议考核、舆情应对、行政决策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工作中的作用。
黑河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黑河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实现了执法人员管理、全过程执法办案、执法监督等功能,并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实现数据打通融合,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效。